【資料圖】
公益訴訟,顧名思義,是指為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而提起的訴訟,是指任何公民、社會團體、國家機關為了社會公共利益,可以以自己的名義,向國家司法機關提起訴訟。
公益訴訟定義的不同觀點
于公益訴訟的定義,一種認為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和相關的組織和個人,根據(jù)法律的授權(quán),對違反法律法規(guī),侵犯國家利益、社會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為,向法院起訴,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活動。這種觀點可以稱為“救濟對象廣義說”。
“廣義說”中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所謂他人利益是指“不特定的他人利益”。
與廣義說相對應,有人認為公益訴訟是指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根據(jù)法律法規(guī)的授權(quán),對違反法律、侵犯國家利益、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,有權(quán)向法院起訴,由法院追究違法者法律責任的活動。這種觀點可以稱為“救濟對象狹義說”。
某教授認為:公益訴訟針對的行為損害的是社會公共利益,而沒有直接損害原告的利益,因而與起訴人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訴訟。所謂“沒有直接損害”一語,在這里要作狹義的解釋,只是指沒有“直接損害。當然,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最終是要損害個人的利益,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有天然的聯(lián)系。
大多數(shù)觀點認為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一般民眾、社會團體和檢察機關。
值得探討的是具備什么條件的個人和團體才是正當當事人,或者才是當事人適格。從公益訴訟的目的和性質(zhì)看,似乎不應該施加過嚴格的限制,但是出于對濫訟的擔心,要求對當事人以一定的標準做適當?shù)姆婪犊刂?。由于公益訴訟涉及的是公共利益,而且個人在訴訟中承擔相關訴訟負擔的能力有限,個人提起公益訴訟的積極性相對較弱,而組織,特別是公益性組織對于推動公益訴訟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公益性組織是以促進和保護公共利益為宗旨的非贏利性組織,例如消費者協(xié)會、殘疾人協(xié)會、少年兒童保護組織、動物保護組織以及公益性的律師事務所。由于公益性組織是為了推動和保護公共利益為目的,因此它們對相關公共利益更為關注,可以成為公益訴訟的積極推動者。
因此,符合法定條件并符合本身章程目的的團體,應當具有公益訴訟的訴訟資格。
分頁顯示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,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,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,保障合法權(quán)益,建議您直接向?qū)I(yè)律師說明情況,解決您的實際問題。 立即在線咨詢 >
法律保,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(wǎng)站,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。
CopyRight@2003-2023 falvbao.net.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(quán)所有
皖ICP備2022009963號-45
違法和不良信息聯(lián)系郵箱:39 60 29 14 2 @qq.com